「硬核」科創成果集體亮相 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成果對接會在松山湖舉行

发布时间:2021-12-01 21:07:07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image.png

  俗話說「病從口入」,那麽「病從口看」能否實現?華南理工大學杜如虛院士團隊正在探索用人工智能技術解答這一問題。11月30日,2021粵港澳院士峰會暨松山湖科學會議及第七屆廣東院士聯合會學術年會專題活動「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成果對接會」(下稱「成果對接會」)在東莞松山湖舉行,10個院士專家團隊發布創新成果並進行路演。

image.png


  半數成果來自生物醫藥領域

  試想一下,有這樣一套系統,它可以讓你隨時隨地采集唾液和口腔影像數據,再配合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采集的其他健康數據,即可在手機APP上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處理,獲取健康註意事項、就診檢查建議、康復護理指引等信息。

  成果對接會上,杜如虛院士團隊成員黨曉兵博士便描繪了這樣一個智能醫療的場景。其中,針對唾液的分析主要依靠生物芯片即時檢測完成,監測指標包括pH值、幽門螺桿菌等;口腔影像分析則依托多光譜口腔影像分析儀,主要應用於齒科檢查及舌象分析。

  「這套系統既包括硬件、軟件,又融合了西醫的臨床檢測與中醫的舌診等,並且發揮了人工智能技術能夠不斷學習、自我完善的特長。」黨曉兵說。

image.png

  

  記者留意到,參與成果對接會的十大成果中,有5項來自生物醫藥領域。除上述「病從口看」項目外,劉昌孝院士團隊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創新藥物TY706,其能夠通過促進腎臟尿酸排泄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可用於高尿酸癥的治療;鐘世鎮院士團隊帶來的「組織修復用生物補片」成果,開發出同時具備彈性和優異導電性的組織工程修復材料,如心肌補片等;暨南大學武征教授團隊開發的「幹細胞—再生修復補片」,為嚴重局限性創傷提供更好的再生醫學修復方案;廣東藥科大學王秋紅教授團隊的生物發酵系列飲片項目則挖掘中醫藥瑰寶,推動珍稀、瀕危、名貴新藥材資源的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image.png

  院企「一對一」助推優質項目落地

  除生物醫藥類外,當日發布的成果有的關註鋰電池技術突破,有的專註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有的則聚焦航空發動機等關鍵核心部件的研發。

  以固態鋰電池技術為例,固態鋰電池以其更高的安全性成為新能源汽車普及以及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下一代推動力。成果對接會上,程時傑院士團隊代表李首頂在進行項目推介時表示,該項目以低成本磷酸鐵鋰材料關鍵工藝為基礎,開發高匹配性電解質配方,突破了高穩定磷酸鐵鋰電極微界面規模化製備關鍵裝備,實現了儲能型磷酸鐵鋰固態電池製備工藝。

  作為粵港澳院士峰會為院士專家搭建的科技創新成果宣傳推介、資源對接平臺,歷年來,已累積超過100個院士專家團隊成果在成果對接活動上進行項目發布路演,通過該平臺,院士專家團隊與企業或投資人有了「一對一」的深入交流,助推優質項目加速落地,成果顯著。

  今年上半年,粵港澳院士峰會主辦單位廣東院士聯合會策劃了「廣東省製造業企業家首席科學家顧問計劃」「走進院士專家實驗室」系列活動,通過技術和人才需求征集、實地走訪企業、組織產學研考察等措施,匯總了約130項院士專家硬科技成果推送給企業,促進院士成果與企業的對接合作。

  據了解,本屆院士峰會還策劃了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成果對接會、院士專家灣區企業行等活動,促進院士與企業的面對面交流。

  對接會十大路演成果

  1.《新一代高安全經濟型鋰電池儲能系統》(程時傑院士團隊)

  2.《病從口看—基於口腔檢查的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系統》(杜如虛院士團隊)

  3.《新型口服降尿酸藥-URAT1抑製劑-泰寧納德片》(劉昌孝院士團隊)

  4.《博依特雲橋流程型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劉煥彬院士團隊)

  5.《對轉渦扇航空發動機》(徐建中院士團隊)

  6.《組織修復用生物補片的構建以及應用》(鐘世鎮院士團隊)

  7.《環境友好型松香表面活性劑》(廣東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文武教授團隊)

  8.《高端粉體射頻等離子體製備技術及產業化》(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劉辛教授團隊)

  9.《幹細胞再生修復產品的應用開發》(暨南大學武征教授團隊)

  10.《珍稀、名貴、特色生物發酵飲和中藥材產業化實施及推廣應用》(廣東藥科大學王秋紅教授團隊)

  (記者 張忻玨)


來源:東莞陽光網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條:總投資超20億!東莞市生物技術產業大廈項目隆重舉行開工奠基慶典——松山湖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啟動建設核心生物主題園  下一條:運動健康行業新搖籃,松山湖布局未來產業育新機!